心靈的重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王陽明牧師

然而,心靈要重建,需要處理兩項生命的內涵,就是「價值」與「品德」。「價值」乃生命存在的價值,是關乎人存在的意義與目的。「品德」則關乎人生命的品性,是生命如何在作決定,來達到生命存在的價值。


我們以冷氣機為例,冷氣機存在的目的是提供舒適的清涼空氣,這時人們很喜歡使用它,冷氣機也實現了它存在的價值。但這需要有個先決的條件,就是冷氣機的品質要優良。如果這台冷氣機一下子冷、一下子不冷,或是聲音吵雜,或是抖動厲害,或是經常故障,屢修不好,那就要報廢,失去它存在的價值。

人也是這樣。聖經告訴我們,人類生命存在的「價值」(目的)是要做為神的殿,要得到神的內住,從神得到平安,這才是幸福的存在。但人類生命的「品德」已經敗壞為「以自我為中心」的品德,長著「自大、自義、自私」的刺,彼此刺痛傷害。這是「偏心的品德」,作決定偏向自己,為自己的利益可以犧牲別人。沒有人敢說「我這副德性是神的樣式」。這樣的品德與神的性情不同質相容,就如水與油無法相容,人類乃喪失做為神的殿的資格,導致與神分離,成為空心的生命,像是一顆掏空的稻米,隨風飄忽,孤單、空虛、不安、失落、害怕。所以人會「愛自己、卻不愛自己的存在」,會拼命為自己積聚財物,要吃好的,穿好的,但遇到不如意的事,卻會想到不出生多好,不想活了。這是人類的不幸,是人類「很偉大卻又很脆弱」的原因。

因此,生命的原則是追求幸福,而人類的幸福在於落實為神的殿,從神得到真正的平安喜樂。要解決這個難題,需要除去與神不相容的生命品德,這就是心禱的功效。由是,心禱乃是依據「聖經」,從「品德」切入,來達到人存在的「價值」(目的)。也就是,從聖經了解什麼是合神心意的生命品德,祈求聖靈幫助,改變生命來與神和好,與人和睦,這是「品德」的層面;同時透過與神和好,得到神的進住,來落實為神的殿,與神合一,平安喜樂,這是「價值」的層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