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心的成長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王陽明牧師

要如何走上生命路的第二階段?首先要增加真理的知識,這需要繼續「讀經」,接著要同步將真理內化到生命,這需要「心禱」,是求神幫助「改變自己」的禱告。因為我們跟神(生命根源)的關係,有「知識」與「生命」兩個層面,但重點是生命,是跟神互愛的關係,是「我的存在是因為神要愛我,,也是為了我要愛神」的關係。這就好比我們跟父母的關係,不是建立在知道他們身高、體重、年齡、血壓、膽固醇多少,而是跟他們有生命脈絡的關係,互相關懷,彼此相愛。這需要「改變自己」,從「偏心老我的品德」改變為「正心新我的品德」如下。


- 偏心的品德 : 思考、感受、作決定偏向自己,是「以自我為中心」的品德。

- 正心的品德:思考、感受、作決定合神心意,是「以神為中心」的品德。


因此,如果只有讀經而沒有心禱,這會成為知識的巨人與新生命的侏儒,會以聖經的知識來教導別人,複製高知識低生命的侏儒。此外,偏心的生命還會有,以「聖經的知識」來批評攻擊別人的危險。聖經是要為自己改變生命而讀的,不是要為改變別人而讀的。我們要見證的,主要是聖經如何幫助自己看到自己的偏心,看到自己生命需要改變的地方,又在心禱的操練中,聖靈如何幫助自己脫舊穿新(去偏入正,有悔有改),改變過來,增進自己與神貼近的關係。

因此,要走上生命路的第二階段不是單單讀經,同理,也不是單單以偏心的老我來服事。服事很好,是以「發光愛人」來愛神,但內部要有愛的發光體的亮度。不然偏心還是很強,容易傷害人,也容易敏感受傷,久而久之會承受不了傷害而挫折、枯乾、退縮、甚至離去。因此,服事要與心禱同步進行,讓我們透過生命的改變,漸漸得到神深度的內住,立命於神,生命的喜樂與價值越來越是來自於神的肯定,承受傷害的能力也隨著提高。以這樣的生命來服事才有喜樂,才能真正幫助建造主內的肢體。因此信心的成長、是處理如何「相信耶穌」的問題,也就是如何「敬拜神」的問題。